【注】从当代到民国再到当代,这部短篇小说以现在为支点,采用基本逆时序形式(从年老写到年轻,最后回到支点并继续推进),分阶段描述了一个女人的故事,她的人生轨迹以及她对命运的抗争。
这个人物和她的故事是有原型的,但该作品经过了小说的再构造和文学层面的创作。
作者在最后,通过奇迹和人性的良善,给了不幸的人物一抹夕阳的光芒。
而这个奇迹和良好人性是真实的,它为人生提供支柱和希望。
*
一九八三年的闽南紫薯小镇,还穿着旧式布扣偏襟衫的凉英六十岁。
儿子下葬的当天,凉英就被媳妇锦英赶出家门。
她额头的皱纹瞬间变得更深了,但并未说一句话。
这个结果她并不意外。
十年前,儿子进监时,她也被这样逐过一次。
那一次,她嘴里嘟囔着,把几身简单的衣服卷进那床补了不知多少回的被子,将铺盖揽在腋下,就这么走出了大门。
身后,三个被她带大的孙子看着她离开,竟不出一声。
大的一转身找伙伴去了;两个小一点的朝门口看了一眼,继续玩起那甩纸包的游戏。
十年后,这一次,还是那几身衣服——多了几个层补丁——还是那床被子。
可是这一次,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能去哪里。
上次被媳妇赶出来后,她不假思索地就去找大伯和大伯妻子,她叫他们大哥大嫂。
大哥大嫂待她非常好,一如既往,接纳了她这个无家可归的女人。
她也一如既往,将大哥大嫂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大哥过世时,她悲痛欲绝,呼天抢地,感觉她的靠山轰然倒了。
更糟糕的是,大哥走了没多久,大嫂也跟着去了。
原来大哥大嫂的房子已经易手,她今天要到哪里去过夜呢?想到这里,她臂弯松弛了一下,被子险些掉到地上。
她重新抱紧被子,脚步不知不觉中还是往大哥原来住的地方移动。
大哥原先住在紧邻农田的一条叫通月路的马路边。
凉英原来住的那间土砖混合砌成的小屋就在大哥的屋后一个斜坡的上面,边上还有两棵木麻黄树。
当年她就在两棵树之间拉了一根绳子,用来晾衣服晒被单。
自从兄嫂走了以后,凉英就没来过这里。
如今走上前一看,土砖屋没了,原来的地方变成了一间木头棚子。
凉英一阵心伤,眼眶红了起来。
紧跟着,却是一阵欣喜。
她爬上坡去,站在木棚子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相邻推荐:血战古黎 罪赎我的少年郎 朝与软阳 炼世修神 东京文娱教父 快穿之问道 网游:从一把剑开始进化 情深几许又如何 还在上学的我有七个女儿 大歪西游 混子刀圣在都市 我和学霸的考试体验 你来时风微甜 魔法灾害保险指南 你要媳妇不要 斗罗之凯皇 一胎五宝:总裁爹地要劫婚 兴风作浪的姐姐们 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 天才复制